巨龍騰飛
——湘雅五醫院項目南院地下室建設完成正負零施工
湘江之濱,岳麓之畔,長株潭核心,正全新矗立一座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甲醫院。她秉承湘雅傳統,在中南大學、輕鹽集團和天心區政府共同建設下,以“患者需求至上”作為核心價值觀,以“國際、人性、嚴謹、智能、卓越”作為醫院戰略目標,以差異性發展為具體思路,以“四中心,兩特色 ,六個一流”為目標,旨在服務于長株潭廣大區域及省內外民眾。她就是湘雅五醫院。
一、湘雅五醫院的基本情況
根據總圖及規劃方案,湘雅五醫院項目凈用地201畝,總建筑面積達52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56億元,規劃總病床數2500張。其中在建的一期總投資約39億元,總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 ,床位數1500張。
湘雅五醫院建設依托湘雅、差異發展,通過“引資”(引入資本)、“引智”(引入更好的管理模式)、“引制”(引入更好的體制、機制)實現跨越式發展;以臨床中心為核心,“一站式服務”為特色,與國際一流設計、一流醫院、一流標準完整對接,實現高質量的基礎和國際醫療服務;以人性化服務意識、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為愿景,以“危急重癥”和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常見病多發病為診療重點,彰顯社會辦醫的公益性和社會性目標。
二、湘雅五醫院五大優勢
1、區位及交通優勢:
湖南省于 2005 年10 月正式公布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從城市群發展的途徑提出了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新的具體規劃,而長沙正是長株潭金三角經濟一體化的核心。本項目位于長沙天心區大托鎮先鋒村,仙姑嶺公園以西,果子園路以東,新谷路以南,環保大道以北的區域。項目東側為仙姑嶺公園,自然環境優美。規劃范圍區域交通優勢明顯,同時西側的果子園路和北側的新谷路為城市主要干道,西邊的芙蓉南路和南側的環保大道均由軌道路線經過,交通十分便利,便于群眾就醫。區域位置優勢明顯。
同時,為緩解綜合醫院的車流壓力,項目在環保大道路、果子園路、先鋒路和新谷路上分別設置外部連接出入口,直達醫院車路負一層、負二層,并結合地下車庫流線組織交通,以減少車輛給周邊道路帶來的交通壓力。另在南醫院門診、住院樓、急診樓都設置了上落客區,極大地方便快速、通暢地進入院內。整體設計解決醫院停車難題和人流擁堵弊病。
2、國際化設計優勢:
湘雅五醫院項目由美國Payette公司設計,榮獲2015年度美國建筑師設計大獎。醫院采用了國際標準,在醫院建設階段和運營階段均有JCI深度參與,JCI標準是全世界公認的醫療服務標準,代表了醫院服務和醫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認證模式。引入國際醫院標準管理模式進行現代化醫院管理是醫院高技術水平的基礎。JCI的醫院目標是為病人提供滿足其健康需求的服務,協調各服務流程,以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最大限度的利用醫療資源。 核心價值是降低風險,保證安全,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與此同時,湘雅五醫院積極與國際知名醫院進行深度合作,在建設階段參與設計、施工、流程規劃、制度制定,互派人員指導和學習,外籍醫生進行接診和討論,科研教學廣度交流。
在國際標準的指導下,湘雅五醫院設計理念集中在五大設計原則,即一個生態花園醫院 :醫院是嵌入在一個大型公園中的,從而營造一個漂浮在景觀上的兩個醫院,即南院和北院,同時引入“龍”的喻意,南北兩院又像騰空的兩條巨龍,身體盤曲成“5”字型,意欲直上云霄;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醫院空間、服務和醫療設施的尺寸、擺放為病人醫治的良好體驗提供支撐,所有建筑物中的人流分布經過精心考慮,旨在提供舒適的環境促進病人的健康和治療的同時為患者及家屬還能享有全方位的咨詢服務;一個醫療機器 :醫院建筑體提供了一個明確和合理的結構,功能合理分配,橫向和縱向的理性通路邏輯清晰,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務效率并優化資源的使用;一個高性能建筑 :建筑材料和系統的選擇皆以優化效率、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為準則,充分考慮室內太陽光季節性變化、最大限度使用自然通風、建筑自遮陽等,滿足人們對舒適度的要求;一個智能醫院:醫療健康的未來將越來越依賴于智能化技術,湘雅五醫院將整合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通信技術于一體,通盤規劃、設計、整合,實現診斷、治療、護理、康復、保健、科研、教學等各方面的數字化系統,結合可穿戴醫療設備實現無紙、無錢、無線、無膠片、無時限、無疆域的多媒體信息化集成,真正實現醫療一卡通、一機通、一站通,以及運用最新網絡技術、智能手機平臺、支付軟件平臺、社交軟件平臺進行醫療和管理。
3、功能布局優勢:
湘雅五醫院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通過一系列明確的體量配置和外部空間邏輯的排布以達到提高臨床效率和減少患者尋路的困惑。項目有地下室二層、物流夾層、地上10層。地上功能包括入口廣場、康復花園、門診中心,醫技中心、急診中心、住院樓等幾大布局。入口廣場作為進入醫院和康復花園的主要入口向大眾開放,接納所有車行或步行到醫院的訪客;康復花園作為整個醫院的中心功能區,將連接南北兩棟并通向東側的山體公園?;▓@和山體公園將成為病患、家屬、醫護工作人員甚至社區市民休憩的場所,讓人可以放松和享受大自然。地上1-4層為裙房,每層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布局為門診中心,醫技中心、急診中心,5-10層為住院樓,共6層,每層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分為6個護理單元。項目功能布局最大優勢在于分區合理、集中,讓人們在一棟樓內可以完成看病的整個流程,從而免去了穿梭于各棟樓房之間的疲憊與找尋各功能單元時的困惑。
4、人本文化優勢
湘雅五醫院從籌建至今,自始至終宣揚“患者需求至上”這一核心價值觀,在開發政策、管理組織、配置資源、流程設計時,都不遺余力地將這一價值觀付諸實踐,未來也將深深地、廣泛地滲透到醫院管理及實踐運營中。除此之外,湘雅五醫院注重“人性化管理”,不光對待患者強調服務,內部職工的管理上也充分考慮工作環境、人際交流的人性化關懷,在流程設計上, 致力于一站式服務,醫生圍繞病人轉,力求做到最短的距離,明確的流程方向,便捷的支付,院內安全的保障,迅速的咨詢求助回饋,短時可控的等待,患者教育,隨訪追蹤的便利和關心。另外,在環境塑造上,追求溫馨陽光通風的室內環境滿足病人、家屬、醫生對舒適性的要求,并將對醫院周邊的環境進行重塑,將仙姑嶺公園建設成為醫療文化主題公園或者健康文化主題公園,打造成病人、家屬、醫生放松和享受自然的空間。
“以人為本”的湘雅五醫院,將通過行為文化與物質文化建設措施使之內化為團隊凝聚力與共同價值觀,外化為品牌競爭力,最終實現其醫院宗旨與戰略目標。
5、成本優勢
湘雅五醫院三方股東(政府、學校、企業)的合作,給湘雅五醫院先天性地注入了機制的活力,注入了市場化理念。湘雅五醫院也將充分發揮企業方—輕鹽集團優勢,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成本控制能力。湘雅五醫院項目首先進行設計-采購-施工(EPC)總承包管理;其次,考慮項目投資巨大,項目建設實行從估算到概算,從預算到結算的全過程目標成本管控;再次項目一期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秉承嚴格控制成本的目標,爭取成本造價比同類醫院降低15%以上;與此同時,公司嚴格招采工作,建立完善各項制度,環環控制。
項目現狀之南面全景
湘雅五醫院項目作為省重點工程項目、省財政廳首批PPP示范項目、市委、市政府“六個走在前列”建設項目和區委、區政府重大民生項目,自2016年開工建設以來,備受關注。目前,項目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殷切希望下,在投資建設主體輕鹽集團全力以赴的建設中,于2018年5月基本完成南棟地下室正負零施工,并計劃于年底完成南面地下室及主樓施工,完成北面地下室施工,總計完成投資逾10億元。醫院擬于2020年上半年試運營。
項目現狀之南面局部圖
投資建設主體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